作為全球經濟主要的能源,布蘭特原油價格的長期走勢與全球經濟周期緊密相關,當全球經濟向好時,能源的需求會增加,布蘭特原油價格變回上漲;而當全球經濟陷入危機伙房時,布蘭特原油價格便會因需求下降而下跌。
從下圖的布蘭特原油走勢中我們可以看到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在過去二十年波動非常巨大,而這些波動通常是由一系列的因素所造成。
1、2008年金融危機
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放緩,進而減少了市場對石油的需求。經濟衰退使得工業生產和市場消費都大幅下降,直接影響了石油需求。此外,許多投資者在金融危機期間將資產轉移到美元資產中,而美元的走強使得以美元計價的石油相對其他貨幣來說變得更昂貴,從而抑制了需求。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由2008年接近145美元的下個暴跌至40美元左右。隨著經濟開始復蘇,布蘭特原油開始上漲,回到100美元以上的區域。
2、2014年供應過剩
2014年,美國頁岩油產量迅速增長,大大增加了全球原油供應。同年11月,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決定不減產,以保持其市場份額,進一步加劇了供應過剩的情況。
除此之外,當時全球經濟增長不及預期,特別是中國和歐洲國家等正在經歷經濟放緩,而這一系列的因素導致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由115美元下跌至30美元左右。
3、2020年新冠爆發
2020年初,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全球各國實施了嚴格的封鎖和旅遊限制,減少了對石油的需求。航空業作為石油需求的主要來源之一,而新冠對該行業的衝擊尤為嚴重。同時,工廠停工也導致了石油需求的急劇下跌。
雖然全球石油需求正在下降,但主要的石油生產國如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並沒有減少產量,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產量,導致全球市場石油過剩。當時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由70美元一度跌至25美元左右。
由於國際油價的波動性,原油開采商、提煉商和銷售商等都面臨未來價格的不確定風險。例如,提煉商以30美元的價格從開采商購進原油,加上提煉成本,需要以45美元的價格出售給銷售商才有利可圖。
而原油從開采商運輸至提煉商、原油提煉以及運輸至銷售商,都需要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原油價格有可能大幅變動,最終價格即可能高於、也可能低於45美元,提煉商無法確保可以最終盈利。
布蘭特原油期貨便由此誕生,它最早於1988年由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推出,從2005年起轉至洲際交易所進行電子交易。通過布蘭特原油期貨,原油相關企業可提前鎖定未來價格來進行風險對沖和套期保值。
布蘭特原油期貨以美元報價,以下是其合約簡介:
最小合約大小 |
1000桶 |
合約月份 |
每月 |
交易時間 |
香港/臺北時間08:00至隔日06:00 |
杠桿 |
約10倍 |
交割方式 |
現金或實物 |
布蘭特原油期貨交易的是未來指定日期交割的原油,而現貨則是可以很快交割的原油價格。
與布蘭特原油期貨的另一個重要不同的是,布蘭特原油現貨是非公開的場外交易市場,它的主要參與者是如Shell、Vitol和Glencore等國際原油貿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