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美元指數是反映美元兌一籃子主要貨幣整體匯率的指數,它是最能體現美元匯率整體走勢的指標。下圖是美元指數近20年的走勢:
- 2000年初美國出現貿易赤字,美國聯準會將利率降至近40年的最低以刺激經濟,美元進入長達6年的貶值;
- 2008年美國次貸危險爆發後,美元指數因避險需求,從近20年的低點70大幅反彈至90;
- 2009起隨著全球經濟從次貸危機中走出,以及隨後爆發的歐債危機,讓美元指數上下大幅震蕩;
- 2014年起隨著聯準會退出量化寬松並進入加息周期,美元指數創出2008年以來的高點;
- 2022年由於俄烏戰爭以及美國進入新一輪的加息周期,美元指數創出近20年的高點。
影響美元匯率走勢的影響因素眾多,例如美國經濟數據、地緣政治和全球經濟環境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國聯準會的貨幣政策 – 即美金利率:
- 當美元利率高於其它貨幣時,美金匯率理論上會上漲;
- 當美元利率低於其它貨幣時,美元匯率理論上會下跌。
簡單理解,一國利率可看作是投資於該國的最低回報率,當美元利率高於其它貨幣利率時,便會吸引更多資金流向美國,從而使得美金升值。
2022年美國聯準會連續8次加息,將基準利率由0.25%大幅上調至4.5%,這是美金匯率大幅上漲的根本原因 – 美元指數由96的數值最高上漲至113,創下20年來的新高。
|
2023年1月3日利率 |
2022年加息次數 |
聯準會 |
4.5% |
8次(由0.25%上調至4.5%) |
歐央行 |
2.5% |
4次(由0%上調至2.5%) |
英央行 |
3.5% |
8次(由0.25%上調至3.5%) |
除了美金利率的根本驅動因素外,美元還扮演著避險貨幣的角色(美國國債被視為全球最安全的金融資產)。當出現全球性金融危機時,全球資金會湧向美國或美元避險,從而使得美金匯率升值。
2022年美金利率大幅上調是由俄烏戰爭和全球供應鏈危機所推動的高通脹數據所引起,這一整年時間美元匯率走勢都是圍繞著通脹的焦點上漲。
隨著2022年11月起通脹數據的回落,美金匯率亦跟隨回落,2023年美金的匯率走勢是否會延續去年底開始的回落走勢?我們分別來看美金匯率基本面和技術面的情況。
1)、基本面情況
2023年聯準會再由於通脹繼續大幅加息的概率很小,市場的焦點由通脹轉向其它因素,因此加息在新的一年美金匯率走勢上所發揮的作用將會小很多,未來市場的焦點將可能是:
- 主要發達國家去年大幅加息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 如主要經濟體出現經濟衰退並出現全球性金融危機,美金匯率將受益於避險需求;
- 地緣政治危機 – 俄烏戰爭仍未結束,如戰爭不斷延續甚至擴大,美金匯率將可能受益於避險需求;
- 如全球經濟平穩走出新冠和加息的影響,美元匯率將更可能繼續回落。
2)、技術面情況
雖然美金匯率已由2022年底的高點回落近10%,但美元指數長線的上升趨勢仍然完好,若能夠在100至102間的支撐區域持穩,2023年仍有機會繼續挑戰112上方的高點。
除了美金利率的根本驅動因素外,美元還扮演著避險貨幣的角色(美國國債被視為全球最安全的金融資產)。當出現全球性金融危機時,全球資金會湧向美國或美元避險,從而使得美金匯率升值。
自2022年初開始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美元匯率在2022年創下近20年高點,美元指數更是一度運行於近 110點的高位,那現在適合買美金嗎?
對於目的是出國遊學、旅行或購物的民眾,在美金匯率高位買入似乎不是很好的選擇,但對於短線便有使用美金需求的民眾,逢低買入或是更好的選擇。
而對於投資目的 – 想通過交易美金匯率變動實現盈利的民眾,任何時間點都可以買賣美金,因為外匯市場中除了可以做多等待匯率上漲來盈利,還可透過做空在匯率下跌時獲利。
1、買入(做多)美元例子:
- 假設美元/臺幣匯率為1:30時,我們花費30萬臺幣兌換了1萬美元;
- 之後美元匯率上漲至1:33,我們將美元兌換回臺幣,可以兌換回33萬臺幣;
- 一買一賣的過程我們獲利了3萬臺幣。
2、賣出(做空)美元例子:
- 假設美元/臺幣匯率為1:32時,我們判斷美元未來很可能貶值,因此想要賣空美元;
- 我們只有臺幣,並不持有美元,要如何賣空美元呢?我們可以向銀行借入1萬美元(需支付利息),並將其兌換成32萬臺幣;
- 之後美元/臺幣匯率下跌至1:30,我們花費30萬臺幣買入1萬美元,並將美元還給銀行;
- 此一賣一買的過程,不考慮利息成本,我們獲利了2萬臺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