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經濟體的中央銀行,例如美國聯準會,都把控製通脹作為主要的貨幣政策目標。而CPI指數是許多央行用於衡量通脹的主要指標,因此備受金融市場關註。
換句話說,CPI指數將會影響央行的貨幣政策。當CPI過高時,央行可能通過提高利率來抑製通脹。而當CPI增長過低或出現負增長時,央行可能通過降低利率來刺激經濟。
例如在2022年7月13日公布的美國六月CPI年率高達9.1%,遠高於聯準會2%的目標水平,以及市場預期8.8%,我們分別來看美股市場和外匯市場的反應:
1. 美股市場
下圖是道瓊指數在2022年7月13日前後的小時圖趨勢,紅色標記的是美國六月CPI數據公布那一小時的K線。
由於CPI數據高出預期,引發市場擔憂聯準會可能更加激進的加息,道瓊指數在數據公布的那一小時便下跌了近2%。
2. 外匯市場
下方則是美元指數在7月13號前後的1小時圖走勢,同樣的紅色標記的K線是在美國CPI指數數據公布時的走勢。
數據公布後,引發市場對美國聯準會更大幅度加息的預期,從而讓美元指數在1小時便上漲了100個基點。
CPI指數的組成中,有部分商品(例如食品和能源)受季度和氣候影響巨大,從而導致它們的價格變動幅度遠高於其它組成部分。
核心CPI,即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便是將價格易受包括季度和氣候大幅影響的商品比CPI中剔除,被認視為能夠更準確衡量通脹的指標。
例如美國2022年6月的CPI年率為9.1%,而核心CPI年率則大幅低於此數字,僅為5.9%,這便是因為核心CPI的計算剔除了能源和食品的價格變動。
PCE指數是美國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的簡稱,中文名是個人消費支出指數,是美國特有的經濟數據,由美國經濟分析局每月公布。
自2002年起,PCE指數成為美國聯準會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進行貨幣政策決議時主要參考的通脹指標。
美國PCE指數與美國CPI指數的主要區別:
- PCE指數與CPI指數相比剔除了能源和教育通信,且每項組成類別的權重更加均衡;
- CPI指數僅調查個人消費者,而PCE指數的調查樣本包含個人和企業;
- CPI指數僅統計個人支出,而PCE指數還包含雇主支付、政府補助等非個人自付支出;
簡單的說,PCE指數由於剔除了能源等因素,受季度性影響更低,並且所統計的支出範圍也比CPI指數更為廣泛。
下方是2022年上半年美國PCE指數與CPI指數的年率對比,雖然兩者的趨勢一致,但數值差異還是較大。

與核心CPI一樣,也存在核心PCE的概念。核心PCE是在PCE指數的基礎上,進一步剔除了食品等易受季度和氣候影響的項目,從而可以更加準確的體現物價變化情況。